数控系统的改造
步进电机拖动的开环系统该系统的伺服驱动装置主要是步进电机、功率步进电机、电液脉冲马达等。
由数控系统送出的进给指令脉冲,经驱动电路控制和功率放大后,使步进电机转动,通过齿轮副与滚珠丝杠副驱动执行部件。只要控制指令脉冲的数量、频率以及通电顺序,便可控制执行部件运动的位移量、速度和运动方向。
这种系统不需要将所测得的实际位置和速度反馈到输入端,故称之为开环系统,该系统的位移精度主要决定于步进电机的角位移精度和齿轮、丝杠等传动元件的节距精度,所以系统的位移精度较低。该系统结构简单、调试维修方便、工作可靠、成本低。
对数控机床的改造主要的部分就是对其纵、横进给机构的改造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改造,以便使其具有更加合理的结构和控制系统,便于其真正的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中。
工作台的进给运动
因为改造后主要加工圆弧、凸轮一类的平面曲线轮廓,所以采用微机数控实现三坐标两轴联动控制,工作台纵向(轴)、横向(轴)及垂直方向(轴)的运动,分别由步进电动机经过一级齿轮减速后,由滚珠丝杠螺母副拖动。由于铣削时作用在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较大,所以要选择大功率的步进电动机。而大功率的步进电动机的驱动较困难,步进电动机没有过载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转矩下降很多,容易丢步。要使改造后的铣床进给伺服性能较好,在改造时采用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数控系统所具有的功能要与准备改造的数控机床所能达到功能相匹配,尽量减少过剩的数控功能。
数控机床维修改造的原则
(1)先易后难的原则。当数控机床的故障比较多时,应该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排除比较简单的故障,在解决简单故障的过程中再探究复杂的故障。
(2)先外部后内部的原则。由于数控机床属于电气、机械以及液压为一体的机械设备,外围电器件的损坏以及连接设备接触的不良是导致数控机床故障的重要原因,同时,外部环境也会引发数控机床的故障。因此,在进行数控机床的改造维修中,必须要对位置开关、按钮元件以及液压阀等外部元件进行仔细检查,注重检查电控柜插座、端子排以及印刷线路板的插头座等机电的连接设备,同时,还需要对湿度、油污、粉尘以及温度进行常规性的检查。通过对数控机床的外部检查可以尽量避免大拆大卸,以免造成机床设备精度的降低以及故障与维修的麻烦。三,工艺复合性与多轴化,复合加工的主要目的为促进工序、辅助时间减少,其发展方向中越来越呈现出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
(3)先观察后动手的原则。在数控机床设备出现故障之后,应该要先仔细阅读数控机床的操作以及维修的说明,再对故障发生的原因以及故障的过程进行调查,后再对故障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案进行仔细的研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故障诊断,且需要保持设备的通电,以对数控机床进行动态的故障查找和故障检测。数控机床的改造目的是要求机床稳定可靠,以尽可能低的故障率运转。
车床数控改造的数控系统设计方案
1 数控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
一般可以按运动轨迹将数控系统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控制系统两种。前者只是控制刀具从一点移到另外一点,对于运动轨迹不加控制。后者则是不同坐标方向上位移进行严格连续的控制。为了能够加工螺纹,加工中心配用主轴同步脉冲传感器,可加工导程在6mm以下的螺纹工件。对于加工简单元件的车床,使用定位控制系统即可; 对于需要加工复杂轮廓零件的车床可以选择连续控制系统。
2 伺服进给系统的设计改造
数控机床的伺服进给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系统中是否设计位置检测和反馈线路。一般可以分为开环伺服、半闭环伺服和闭环伺服三种系统。三种系统的精度控制依次升高,误差控制依次减小,相应的其控制难度、技术难度和造价也是依次上升。而导轨则采用淬硬的合金钢材料,其耐磨性比普通铸铁导轨高5至10倍。根据加工零件精度要求从低到高依次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伺服进给系统,精度要求高的需要选择闭环伺服系统。
3 数控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任何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都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基础,硬件电路的设计以及硬件设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工作性能。车床数控改造的数控系统设计方案1数控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一般可以按运动轨迹将数控系统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控制系统两种。因此在选择硬件电路的时候方案就是选用现成的数控装置,根据系统的特殊需要适当进行少量改动,保持整个数控系统的稳定性能。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车床数控改造费用的明德机械于2025/3/19 16:48:13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taian.mf1288.com/tamdjx-2849333662.html